蚌埠主動防護網主要構成分為鋼絲繩網、普通鋼絲格柵(常稱鐵絲格柵)和TECCO高強度鋼絲格柵三類,前兩者通過鋼絲繩錨桿和/或支撐繩固定方式,后者通過鋼筋錨桿(可施加預應力)和鋼絲繩錨桿(有邊沿支撐繩時采用)、專用錨墊板以及必要時的邊沿支撐繩等固定方式,將作為系統(tǒng)主要構成的柔性網覆蓋在有潛在地質災害的坡面上,從而實現(xiàn)其防護目的(如圖1),表1列出了主動防護系統(tǒng)的分類特征及其防護功能或主要適用條件。
施工安裝技術要求
SNS柔性主動防護系統(tǒng)的施工安裝技術要求按以下步驟進行。
①對坡面防護區(qū)域的松土及落石進行清除;
②從防護區(qū)域下沿中部開始向上和兩側放線測量確定錨桿孔位,并在每一孔位處鑿一深度不小于錨桿外露環(huán)套長度的凹坑,一般直徑20cm深15cm;
③按設計深度轉鑿錨桿孔并清除孔內粉塵,孔深應比設計錨桿長5 cm以上,孔徑不小于ф45;當受鑿巖設備限制時,構成每根錨桿的兩股鋼繩可分別錨入兩個孔徑不小于ф35的錨孔內,形成人字型錨桿,兩股鋼繩間夾角為150~320,以達到同樣的錨固效果;
④注漿并插入錨桿,采用標號不低于M20的水泥砂漿,宜用灰砂比1:1~1:1.2,水灰比0.45~0.50的水泥砂漿,水泥宜用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,優(yōu)先選用粒徑不大于3mm的中細砂,確保漿液飽滿,在進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漿體養(yǎng)護不少于3天。
⑤安裝縱橫向支撐繩,張拉緊后兩端各用兩個繩卡與錨桿外露環(huán)套固定連接;
⑥ 從上向下鋪掛格柵網,格柵網間重疊寬度不小于5cm,兩張格柵網的縫合,格柵網與支撐繩間用ф1.2鐵絲按1m間距進行扎結;
⑥從上向下鋪設鋼繩網縫合,縫合繩為ф8鋼繩,每張鋼繩網均用一根長33.5m的縫合繩與四周支撐繩進行縫合并預張拉,縫合繩的兩端各用兩個繩卡進行固定連結;
用ф1.2鐵絲對鋼繩網和格柵網間進行相互扎結,扎結點縱橫。
蚌埠主動防護網(包括GAR2、GPS2、GER2和GTC-65A),常用于坡面崩塌、風化剝落、溜坍、溜滑或塌落類地質災害的加固防護,其明顯特征是采用系統(tǒng)錨桿固定,并根據柔性網的不同,分別通過支撐繩和縫合張拉(鋼絲繩網或鐵絲格柵)或預應力錨桿(TECCO-65格柵)來對柔性網部分實現(xiàn)預張拉,從而對整個邊坡形成連續(xù)支撐,其預張拉作業(yè)使系統(tǒng)盡可能緊貼坡面,并形成了抑制局部巖土體移動或在發(fā)生局部位移或破壞后將其裹縛(滯留)于原位附近的預應力,從而實現(xiàn)其主動防護(加固)功能。該系統(tǒng)在施工工藝上為確保其盡可能緊貼坡面,錨桿孔口應開鑿孔口凹坑(系統(tǒng)布置的靈活性??衫锰烊坏桶嘉恢迷O置錨桿)。